首页  >  All Categories  >  Notes  >  带娃点滴

带娃点滴

收集带娃的点点滴滴。

英语启蒙🔗

  • sss儿歌
  • b站资源投屏
  • 牛津树
  • youtube那个British Council

数字启蒙🔗

国学启蒙🔗

生病🔗

  • 就医优先级 紧急情况:最近的三甲医院发热门诊(人少)> 急诊 > 普通门诊> 社区门诊 2024.01.30

发烧🔗

常见病因🔗

  1. 病毒性 如 感冒、流感、胃肠炎 或 登革热
  2. 细菌感染 如耳朵感染、肺炎 或 尿路感染。一般需要验血才能确定
  3. 细菌性结膜炎 左眼一直流出黄色液体

物理降温🔗

  1. 用温水擦拭身体
  2. 贴退热贴

药物使用🔗

根据病因来添加辅助的,不然退不了烧

退烧药:布洛芬混悬液(美林),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(泰诺)

  1. 病毒性的话,用抗病毒的
  2. 细菌感染的话,用抗生素

恢复后饮食🔗

  1. 清淡为主
  2. 补充营养,蛋白质等
  3. 充足睡眠

疱疹性咽峡炎🔗

12月小宝宝第一个接触到的传染病。之前的都有疫苗,体内有抗体。整体还好,这个病,吃不下,晚上一直哭闹。

疱疹性咽峡炎(Herpangina)是咽峡黏膜出现疱疹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与手足口病同属肠道病毒感染,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。

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、传染性强,好发于春夏季“六一”前后,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,是一种以粪口和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、急性发热或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。

症状🔗

疱疹性咽峡炎只会在患儿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和溃疡,极少出现并发症,一般无重症表现。

  1. 急性发热:发病1-2天,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℃-40℃,并伴有咽喉红肿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、脑炎等。

  2. 咽峡部疱疹溃疡:咽峡充血特别明显,舌腭弓、软腭、硬腭及悬雍垂处有灰白色的小疱疹,直径1-2毫米,周围有红晕,2-3天破2溃为溃疡,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。

  3. 其他症状:咽喉痛、头痛、厌食、流延、并常伴有腹部及四肢痛等。

应对🔗

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,我们以预防为主。

  1. 勤通风:注意家庭环境卫生,勤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清洁及温湿度适宜。

  2. 注意食品卫生:食物要煮熟,不饮生水,不挑食,以清淡饮食为主,多吃新鲜蔬果及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。

  3. 预防交叉感染:佩戴口罩,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,比如室内游乐场、商场、滑滑梯等等。

  4. 注意口腔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:保持口腔清洁卫生,多刷牙漱口,饭前便后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。

  5. 提高身体抵抗力:充足休息,防寒保暖,加强运动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自身免疫力,有助于抵抗病毒入侵。

  6. 做好清洁消毒预防措施:酒精对肠道病毒无用,家长们可选择煮沸方式消毒宝宝的餐具水杯等用具;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玩具、台面地面等经常碰触的地方,经常换洗晾晒衣物毛巾被子等,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。

具体措施🔗

  1. 口腔和饮食护理

患病期间注意休息,多饮温开水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。 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口腔会出现疱疹、破溃的症状,在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为主,避免辛辣刺激及过冷过热的食物,选择软糯避免过硬的食物,避免引起口腔咽峡部不适。 可以漱口的大龄患儿,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卫生,也可减轻咽峡部疼痛症状。

  1. 降温处理

低热优先选择物理降温方式,可帮助孩子温水拭浴,适当减少衣被散热,不建议用冷水擦拭,禁用酒精擦拭降温。 高热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退热。(有热惊史的小朋友肛温超过38.5℃;没有热惊史的小朋友可先选择物理降温,超过39℃时再使用药物退热

  1. 注意隔离治疗

对患儿用过的餐具、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交叉感染; 患儿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最好是在体温正常、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; 家长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,尽量少串门,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。

讨论🔗

分类: Notes 
标签KidsRandom Book
发布于:  · 最后更新时间: